东堂内一片哗然。

  交州虽然对于眼下的战局没太多用处,但从长远来看.....

  交州之于吴国不似南中之于蜀国那般,只是为了稳定后方而已,实则对吴国大有裨益。

  这里资源丰富,有着珍珠、象牙、犀角、玳瑁、珊瑚、翡翠等奇珍异宝,还有数不尽的香料、水果。

  这些宝物运作得当,就是钱粮!

  同时,占据交州可以辐射周边小国,建立朝贡体系,并且还能渗透蜀国的南中地区。

  另外,吴国目前的几大造船屯中,就有一个在交州的番禺。

  这些都是实打实的好处。

  最重要的是,汉末大乱以来,许多中原人士都往交州这地方跑。

  横征暴敛,财富多多。

  狠狠搜刮,兵源不愁。

  至于交州反叛?

  杀就是了。

  孙权在位时一直就是这么做的。

  吴国群臣还在窃窃私语,诸葛恪却是盯着司马师脸上的瘤子一言不发。

  心说:你是如何长得一副“能使小儿止啼”的脸,却说出这样怂的话来的?

  司马师拱手低头,他能感受到来自上位的不屑目光,但却并不在意。

  他从小就是一个擅长隐忍的人,这么多年的苦闷都忍过来了,又岂会在意这小小的目光。

  何况这里丢的脸面是全氏的,跟自己又有何干。

  司马师在武昌的这一年多算是摸透了孙鲁班的脾性,此女确实阴险狠毒,为虎作伥,但前提是她有仗势欺人的实力。

  一旦遇到真正的硬茬,她便会心中露怯。

  你看,魏国尚未真的动手,她便紧张地割地求援。

  虽说全氏对交州的掌控并不牢固,给了也无妨。

  但开此先例的代价是不可估量的,基本以后就要彻底依附于人。

  很快,司马师向着孙和陈述利害,展示诚意。

  孙和听完,开口道:“贵使所言朕知晓了,先下去吧。”

  很显然东吴官方的态度仍然高高在上,并不将西吴平等视之。

  司马师拱手一拜,转身告退。

  接下来就是东吴朝堂内部的事,当然不可能让他一个外人在朝堂上插嘴。

  就如同当年诸葛亮出使孙权一般,并没有所谓的“舌战群儒”。

  “诸位爱卿以为如何?”孙和向群臣开口询问。

  群臣面面相觑,过了一会儿,大司马朱据开口言道:

  “陛下,臣以为全氏如今的处境乃是咎由自取。”

  “早年全琮逼迫西吴伪帝为其封王,实乃蔑视礼法,与自立篡逆无异。”

  “如今全怿首鼠两端,一方面向魏称臣,一方面又割地求援,他们对魏国阳奉阴违又岂会对我大吴真心实意。”

  “阳奉阴违,我看不尽然吧。”话到此处,诸葛恪打断了他。

  “武昌探子来报,说全怿将他的嫡子都送去了洛阳,可谓是诚意满满。”

  “莫非丞相觉得西贼值得信任?”朱据反问道:

  “依照孙鲁班的脾性,此番我国出兵帮他们击退魏军之后,她就会立刻翻脸。”

  孙鲁班是朱据的前大姨子,自然打过一些交道。

  值得一提的是,小虎还在被大虎软禁在武昌时,朱据便很快续弦了一房,而且也是宗室之女。

  大族嘛...开枝散叶是很重要的。

  这时,太常卿顾穆附和道:

  “臣以为大司马所言极是,不过臣对战局却有些见解。”

  “西贼虽弱,却仍有精兵数万,魏国水军不过新练,战船也远不及江东多。”

  “全怿只不过是被吓破了胆.....真要拼死一战,魏军不见得真能攻下武昌。”

  “我军应当屯兵柴桑,坐山观虎。”

  “若魏军胜我军可试着抢占武昌,不成,则加强柴桑守备从长计议。”

  “若西贼胜,那皆大欢喜,我扬州则无忧虑矣。”

  闻言,诸葛恪脸色一沉:“真乃腐儒之见!”

  “西贼水战虽勇,绩、异之辈却非献之敌。”

  “若献举荆襄之众、进屯武昌,收长沙、衡阳之兵,引梁、兖、扬之粟,观兵柴桑、濡须,则我朝大势去矣!”

  “何来从长计议?”

  “今当与西贼合兵退敌,敌退,贼亦病矣。”

  “然后我承其弊而取之,不亦善乎?”

  诸葛恪有意说得这般文绉绉的,似乎是方便史官记录?

  不管是何种心态吧,吴帝孙和倒是很认同诸葛恪的想法。

  江东士族总想着保全自己的实力,只要不打到家门口,能拖就拖。

  难道真是他们看得不够长远吗?

  倒不尽然。

  “朕意已决,联....”

  话说到一半,孙和觉得总得给对方一个官方的称呼,这种时候还以“贼”相称,太奇怪了。

  罢了,一个称呼而已。

  “朕意已决,联楚抗魏!”

  孙和终于拍板。

  诸葛恪甚是满意。

  ....

  很快,东吴开始了战前部署。

  孙和按照惯例为丞相诸葛恪加号大都督,假黄钺。

  虽说诸葛恪本身就有“都督中外诸军事”之权.....

  但在大帝孙权搞出的这个约定俗成的规则下,只有遇征伐之事,临时置的“大都督”才能完全统御各方军队。

  如今。

  建业中军里的左领军、右领军、左护军、右护军,无难督、绕帐督、解烦督等。

  外军里沿着长江自西向东的半州督、柴桑督、吉阳督、虎林督、濡须督、芜湖督等等一连串都督,皆归诸葛恪节制。

  而在诸葛恪受命后的第二日,他便露出了獠牙。

  他命刚刚离开建业返回柴桑的大司马朱据前往芜湖。

  朱据不知诸葛恪为何如此部署,但还是遵令行事。

  但在朱据刚到芜湖后不久,却得知诸葛恪已派左将军孙壹出任柴桑督,代理了他的职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奇书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重生夏侯,从街亭开始,重生夏侯,从街亭开始最新章节,重生夏侯,从街亭开始 奇书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奇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