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虎这话说的.....”

  潘淑觉得对方说话有点不留情面,声音不由得抬高了几分,“我,我也是夏侯家的女人啊。”

  潘淑一直认为,女人的地位是要靠自己争取的。

  就算她自己长得美若天仙,但当初若不耍点小心机,怎么可能被孙权发现。

  若非靠着自己努力,恐怕她此刻还在织房做奴仆呢!

  她心里清楚,她才刚来夏侯家,还带个孩子,出身更是比孙鲁育差得不是一星半点,所以根本没资格竞争。

  只有把同为吴人的小虎抬上去,自己未来在后宫的日子便会滋润一些,互相有个照应。

  “小虎,你听我说。”

  “不必说了。”孙鲁育打断了她。

  “诸葛夫人和文夫人有他们背后的家族,她们的父兄手握重兵,为镇四方。”

  “你我有什么?”

  “好好服侍大王和王后,后宫和睦才是正道。”

  “好吧。”潘淑叹了一口气,面上是妥协了,心里可不这么认为。

  小虎就是太心善,一点不懂世道的险恶。

  当初吴国南鲁党争期间,小虎就让孙权不太满意。

  那时候吴郡四姓中的顾氏、朱氏、陆氏都公开支持太子孙和,孙权不得不给鲁王造势,他不愿让自己的太子被世家裹挟。

  可小虎还傻乎乎在孙权耳边说“太子是国家储君,不宜与鲁王同制。”这种话。

  这让孙权如何能安心?

  甚至在不知不觉中遭到孙鲁班嫉恨,还犹不自知。

  潘淑不想跟孙鲁育再争辩,只顺着她的话说道:“好好,后宫和睦。我又没让你去陷害谁,只是想让你多得到大王的宠爱。”

  “好意我心领了。”孙鲁育语重心长地说道:“但我要跟阿淑提个醒。”

  “王后其人并不简单。”

  “大王也并非是那种会被美人三言两语就蛊惑的男人,你若想把建业宫里的伎俩带到这里来,最好掂量掂量。”

  “小虎,你把我当什么人了?”潘淑被教训得有点委屈,眸中起雾。

  孙鲁育见潘淑那我见犹怜的模样,顿时心软,拉起她的手宽慰道:“抱歉,是我说话说得重了,我只是不想你误入歧途。”

  “你想啊,王府内女眷并不多,九嫔之中必然有你的位子。”

  “可大王登基后肯定然广纳的呀。”潘淑道。

  “嗯....话虽如此。”

  孙鲁育本想悄悄告诉潘淑,大王其实有个小癖好,曾言:抢来的妇人对他来说有独特的吸引力。

  但转念一想,她跟潘淑的感情还没好到那个份上,于是没提这茬,只道:“先到先得呗,我觉得应该没问题。”

  “真的吗?”潘淑擦擦眼泪。

  孙鲁育说道:“大王刚称公建制的那一年,各地士族送了一批女子入梁宫,但大王并未一一宠幸。”

  “所以你想想吧。”

  潘淑何其聪明,一点就透。

  大王馋她的身子!

  就凭这一点,她就能胜过许多女人。

  潘淑嘴角勾起一抹弧度。

  孙鲁育不知对方在笑什么。

  潘淑却拉住孙鲁育的手:“小虎,你真好!”

  孙鲁育微微一笑。

  二人在庭院里绕了一圈,回到厢房岔路口,就在孙鲁育正欲辞别之时,潘淑忽然感慨一句:

  “先帝崩后,吴国纷乱。同为家人的你我能在北国重新开始,何尝不是一种幸运。”

  孙鲁育也跟着叹息:“是啊,我其实有些纠结。”

  “有时候我希望大王早日统一天下,让天下士民都能过安稳的日子。”

  “有时候我又怕大王的军队挥师江东,使亲族受戮。”

  “算了,这不是我该操心的事。”

  潘淑道:“没事啦小虎,你现在的日子可比大虎强得多。”

  孙鲁育心又软了:“也不知道阿姊现在身在何处,做了那样的事,怕是不敢逃奔建业。”

  潘淑满脸问号。

  “她不是就在洛阳吗?”

  “你说什么?”孙鲁育震惊地睁大眼睛。

  此前夏侯献班师回朝,压根没有提及大虎的事,小虎碍于身份的尴尬,对荆州之事不便置喙。

  再加上对大虎心存怨念,她从未主动询问过郎君。

  “小虎,我以为你知道。”

  “她人在何处?”

  “掖庭。”

  “你是如何得知?”

  “我...我打听的。”

  潘淑支支吾吾的把武昌发生的事告诉了小虎。

  “我本想在郎君那说说好话,否则良心过不去。毕竟若非大虎主动把我送给大王,这会儿怕是也在掖庭做苦役。”

  “可是我一直没敢跟大王提这事。”

  孙鲁育沉默不语。

  她对大虎的感情很复杂,此刻有些心烦意乱。

  掖庭在皇宫内,她根本无从插手,而且大王几日后就要登基,更不能因为这种事情扰了大王心情。

  “罢了,以后再说吧。”孙鲁育留下一句话,飘然而去。

  ............

  登基大典的日子越来越近,在典礼后皇帝要前往洛阳南郊祭拜天地,随后改元,大赦天下。

  这改元之事一般在登基前就要确定下来。

  夏侯献试完了龙衮便在正堂内接见了几位大儒。

  年号的选择一般是有讲究的。

  例如曹魏开国的年号“黄初”。

  “黄”代表土德,“初”代表初始、开端,象征着新王朝的诞生。

  而魏明帝时期的“太和”,“太”有“极”“最”之意,“和”代表着“和睦”、“和平”,是一种对王朝发展的期许。

  至于后面魏的“青龙”,吴的“神凤”、“五凤”等年号,则是以祥瑞为名,这个时代的人还是相当看重这些。

  侍中郑小同是汉末名士郑玄之孙,“少有令质,学综六经”,治经数十年,堪称当世大儒。

  他提议道:“【嘉平】如何?”

  这个年号寓意非常明显,有祈愿太平之意,可夏侯献不太喜欢。

  这年号本应是历史上曹芳的年号,只不过他早早被废,正始十年都没有走完。

  “【景元】、【咸熙】、【景泰】。”郑小同又一连给出多个选择。

  看得出来这位大儒对大魏美好的期许。

  少府王肃则是说道:“寓意虽好,却不像是开国之君的年号。”

  老丈人现在完全不装了,虽说国号不改,但庙堂老臣们却都心知肚明。

  这就是新朝!

  “自从大王南征归来,民间祥瑞降世,不如以祥瑞为年号。”王肃道:“【神凤】、【黄龙】、【甘露】,这些都不错啊。”

  夏侯献个人觉得以祥瑞做年号还可以,祥瑞代表着上天对新天子的认可与庇佑,有一定政治色彩。

  毕竟夏侯献的位子来的不正,就算日后他一统天下,八方来朝,史书也不记载他是顺位继承的。

  吴国政权从根上就不正,所以吴国经常用各种祥瑞做年号,八成也有自我安慰之意。

  不过夏侯献并不在乎史书如何评说,做都做了,有什么可想的。

  他凝眉不语,显然对王、郑二人的建议都不太满意。

  “【昭武】如何?”

  夏侯献颔首看去,发现开口的是大司农王祥。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奇书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重生夏侯,从街亭开始,重生夏侯,从街亭开始最新章节,重生夏侯,从街亭开始 奇书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奇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