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看着面前因为一个法规而讨论激烈的人们。

  虽然他们说的很多,因为时代的差异,他有些难以理解。

  但是,看着这样的政法推行过程,他颇为欣慰的笑了起来。

  “一人之政,若可比尧舜,德政行之,礼乐分之,则民有归,天下安宁。”

  “众人之政,则是尧舜,民之所求,即为政令,此是德之至。”

  孔子看向林毅,眼中感叹。

  “此是仁也!”

  屏幕前的观众,均是一脸自豪。

  “哈哈哈哈,我敢说,华夏的制度,世界一流!”

  “就是就是!我自豪!我自信!华夏的制度是最适合华夏的!难道不是世界一流!”

  “就是,来让我们瞧瞧高卢国的政治啊,咳咳,一年一换,十年常更新,来再看看米国引以为傲的啊,日常内讧,枪击自由,这样一对比,哈哈哈哈哈,我要膨胀了!!!”

  “哈哈哈哈哈,前面的别说了,乳高卢,永不过时,放眼望去,我的制度自信都快要变成制度自负了!!!”

  “哈哈哈哈哈哈哈,夫子别夸,我脸红了,嘿嘿,真是与有荣焉的感觉。”

  “夫子夸小声点,羞羞了。”

  ......

  画面之中。

  孔子看着林毅,随后眼中又有些疑问。

  “这样的政治,所依靠的必定是人们的学识....”

  “林君!”

  孔子眼中亮起光芒,看着林毅。

  林毅站起身,牵着孔子的手往外走。

  争吵和讨论的声音逐渐远去。

  “夫子说,有教无类是为仁。”

  随着林毅的话落下,眼前的一切逐渐变得模糊。

  就在林毅和孔子踏出华夏大会堂的那一刻,眼前的景象便立刻定格在一个明亮宽敞的教室中。

  学生们坐在学堂中,身姿端正。

  不一会,老师从外走进来,将保温杯放在桌子上。

  学生们站起来,用稚嫩的声音,朝着老师问好。

  “老师,早上好!”

  “同学们好,请坐!”

  “今天,我们来学习《论语》。”

  孔子和林毅站在课堂后面,孔子看着面前的景象,他惊奇的四处看着,看看里面又看看外面。

  “林君!”

  “此是,后世学堂?”

  孔子问道,语气惊奇。

  林毅点头,笑着说道:“夫子,这正是后世学堂。”

  孔子欢喜的看着面前的孩子们,这些孩子年纪都很小,每一个眼中都闪着稚嫩的单纯光芒。

  他们看着站在讲台上的老师,满是尊敬和对知识的渴望。

  孔子看着这些孩子,语气欣喜。

  “林君。”

  “这些孩子,都是来上学的?”

  孔子像是问了一句废话,但是屏幕前的每一个观众都能理解孔子的心思。

  在春秋战国时期,只有一些有钱有权的人,才能接触到书本,才能受到教育。

  孔子是第一个,将教育扩及到每一个阶层,讲究有教无类的人。

  所以,他是万世先师!

  孔子眼中泛起一些泪光,他数着坐在学堂中的孩子。

  “一、二、三....”

  “五十一”

  “五十二”

  “五十三!”

  “五十四!”

  孔子偏头,看向林毅,语气带着一些颤抖。

  “林君,这些孩子,都是来上学的?”

  林毅点头。

  “后世不仅有这些孩子,每一个孩子都能接受教育。”

  林毅说道,引着孔子走到了走廊,从走廊中可以看见,每一个班级里都坐满了读书的孩子。

  孔子满脸震惊,他张开手臂,快步走在走廊中,他看着每一个班级里的孩子,又转头看向远处班级里的孩子。

  随后他抬头看着远处的白云,眼中已然是泪光。

  “每个人都能上学。”

  孔子缓步走回林毅身边。

  “林君。”

  “在鲁国,有无数的孩子,从年少,到老年,从来不知典籍是何物。”

  “丘,收颜渊,收子贡,收子路,收曾点。”

  “无人不可入丘门下为弟子。”

  “只因为,丘希望,人人都能知乐懂礼。”

  孔子看向林毅,眼中满是亮光。

  他很满意他所看到的,甚至为他所看到的而感到欣喜!

  “丘门下弟子无数,但是还是有很多人丘顾及不到。”

  孔子缓步走进教室中,看着满教室的学生,眼中感动。

  “但是,后世做到了。”

  “做到了,丘之所不能!”

  孔子看着林毅,林毅看着孔子。

  “有教无类。”

  “是夫子教我们的!”

  孔子转头看向教室内,教室内学生们捧着书本,坐的十分端正。

  老师站在讲台上,翻开书本,说道:“翻到五十页。”

  “今天我们学《论语?学而》篇的后面面三句。”

  “来,和老师一起念。”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学生整齐念道:“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孔子听着这些语句,转头看向林毅。

  “他们这是在念?”

  林毅笑着说道:“这是在念先生的语录,《论语》”

  孔子一愣,随后笑道:“对,你曾和我说过的,是《论语》。”

  孔子站在后面,站在讲台上的老师已经带着学生将今日所学念完。

  “同学们,我们再来复习一下,昨天学的好吗?”

  学生应声,一个学生被点到名字,站了起来。

  “昨天我们也学了三句,你能为我们背一下吗?”

  学生看起来有些紧张。

  孔子缓步走到学生身边,带着期望的看着他。

  学生涨红着脸,孔子站在他身边,低着头看着这个小脑袋。

  “哈哈哈哈哈,卧槽,我感受到了小朋友的紧张了。”

  “一想到平时背书,有可能夫子就站在身边,我就开始紧张了。”

  “夫子:你别紧张,快快背!”

  “哈哈哈哈哈哈,这一幕也太好玩了吧,夫子真的是万世先师,这个动作,是不是祖传的?!”

  “哈哈哈哈哈,前面的,祖传可还行。”

  弹幕一片火热,看到这一幕,众人心中都似乎与这个学生感同身受。

  画面之中。

  学生抓着脑袋,随后出声道:“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

  “人不知......”

  学生习惯性的扣着脑袋,不知道该说什么,孔子满脸慈祥的笑,他看着面前的小娃娃,轻声说道:“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生继续苦着脸,孔子捋着胡须,又重复了一遍。

  他重复的时候,苦着脸的学生,突然展开了笑容。

  他的回答的声音,和孔子的声音重叠在了一起。

  “人不知而不愠。”

  “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

  古今两种声音,一个沧桑有力,一个稚嫩单纯。

  两种声音念着同一句话。

  跨越千古的时间,突然碰撞在这一句话中。

  两个声音交叠在一起,回响在教室。

  久久不绝。

  而就在此刻,那个学生突然抬头看向站在自己身旁的孔子,孔子低着头看着学生。

  学生的目光,单纯明亮。

  孔子的目光,慈祥温和。

  两个目光穿越数千年的时光,在此刻碰撞!

  学生目中光芒更甚,孔子笑意更深。

  一眼,像是斩破时空。

  传承的火焰,瞬间炸裂。

  “卧槽!这千年的对望!”

  “卧槽!古今两种声音的重叠,古今两个身影的对望!”

  “我头皮都要发麻了!这就是传承的力量?”

  “这就是来自古今的碰撞!这种感觉,我太激动了!!!”

  “我的华夏血脉要燃起来了!我要把《论语》完全背下来!!!”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奇书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典藏华夏:开局震惊秦始皇,典藏华夏:开局震惊秦始皇最新章节,典藏华夏:开局震惊秦始皇 奇书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奇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