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呢。”

  嬴政高坐帝座,身体微微前倾,微笑看着这位并不是很情愿为秦国效力的圣贤。

  哪怕他都拿出了秦国武官最高的位置——太尉!

  秦制,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为朝堂三巨头。

  其中丞相主要处理文官政务,太尉负责军事,而御史大夫监督文武百官。

  其下是九卿各个中央部门。

  这个制度基本延续下去,后世皇朝制度变革,其实都在这个框架以内,无非是做了微微变动、名目调整。

  尉缭子身为秦国军方第一人、朝堂三巨头,位即武臣巅峰,几乎是无数士子一辈子都无法难以企及的地位。

  然后,再大的权势,都无法改变这位圣贤的喜好。

  嬴政不逼一逼,这位肚子有货的兵家圣贤几乎不会多说。

  尉缭子很郁闷,作为士子、臣子,他应该全力辅助帝君大一统。

  可他的良知,他的智慧,告诉他现在出征,秦国必胜,可晋国人的反抗也必然激烈。

  说来好笑,他并未打过仗。

  大半辈子都在稷下学宫给孙武做助教,安安心心的做学问。

  私底下,花费了两万年,按照自己的想法,写了一本《义战》,千年前在稷下学宫拿出来讨论,想要看看哪里还有要修正的。

  结果不得了,这本书一拿出,各家夫子齐声称赞,誉之为“兵家良心”。

  百家除了兵家、纵横家外,没有几家喜欢乱世、喜欢战争的。

  对于兵家的以杀止杀、用诛止戈理念,像儒家、墨家、道家几个显学都是捏着鼻子不得不认下来的。

  如老子,也说了“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过后,必有凶年”,对战争十分厌恶。

  他提倡的也是“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

  也就是不战而屈人家之兵,与儒家的“仁治”收天下民心类似。

  但没办法,这种纯粹的理想主义,注定不可能实现。

  想要结束乱世,就必须有一位强者、一个强国、一支强军平定各方。

  所以尉缭子提出的义战,相当于是对他们统一理论的改进,对兵家征伐之道的改良优化,非常符合百家夫子的胃口。

  在百家诸子的宣传下,兵书在士子中推广很快。

  不到千年,认同者极多。

  天地生异象,大道紫气落下,他就从一位兵家的助教,转身一变,成了兵家圣贤,然后被新任秦帝堵在稷下学宫的大门,给不得不雇佣为太尉。

  “陛下,可在收取晋国时多削弱周军,少攻商军,如此,商军为了减少自身损失,避免我秦国主攻他们,救援时会减少三分力,而周军见状,会怀疑我们与商皇暗中有盟约协议,从而分裂合纵。”

  “此策甚妙!”吕不韦拍案叫绝道。

  人性都是自私的,虽然大家都是合纵盟友,可如果可以减少自身伤亡,当然会优先保住自己的有生力量,这是人之常情。

  对于周国来看,原本秦帝一族就是商皇分支,两家打得这么龌龊,不得不怀疑内里是不是达成了什么投降条件。

  谁都知道,大秦一统是天命!

  “还有呢?”嬴政轻轻问道。

  朝堂大臣们无比羡慕看着尉缭,这么多重的君恩啊!

  他们却不知道,明明大帝态度温和,尉缭子却是感觉压力山大。

  这位年轻的大帝,给臣子的压迫,远远胜过历代秦帝。

  “不妨任命李信为帅,让合纵误判军略,实则以王翦为帅,步步为营。”

  想了想,他还是给出一个新法子。

  李信和王翦的用兵风格完全不同,李信偏好奇谋,王翦兴兵堂正,不同的元帅,兵策不同,应对的方式也就不同。

  但这个有点羞辱李信的意思,所以李信有点恼怒。

  不过尉缭子是太尉,是兵家圣贤,更曾经是他的老师,他的顶头上司,有气也要忍着。

  尽管尉缭子连蓝田大营都不去,除了上朝提出自己的军事谋略外,从不插手其他事务,连军队中最关键的人事都不管。

  但谁又敢无视他?

  没有人!

  恰恰相反,他这么做,让嬴政对他的信任,丝毫不亚于丞相吕不韦、太师韩非。

  太尉不插手兵权,兵权在谁手里?

  我们霸道的陛下啊!

  “善!”

  嬴政满意了,没有继续压迫,他怕这位善于谋划大局的贤良一气之下,干脆躲在稷下学宫不出来。

  他总不能天天去堵大门,别人真要不出来,他能如何?

  拆了学宫不成?

  又看向其他重臣。

  “众卿可有补充?”

  “陛下,臣有言!”

  来了,来了,又来了!

  看到王翦站出来,大家不约而同闪过一个相同的念头。

  简单来说,加人!

  王翦躬身后说道:“陛下,这次覆灭晋国,商周必然大动干戈,臣以为,六十万不够,攻晋国主力必须一百万,并做好三线作战的准备,必须在东荒、南荒预备两百万大军,随时策应北荒战场,迫使两国回援。”

  李信这个死对头当即出列:“东荒、南荒已经有了八十万主力军团驻扎,东荒有蒙恬的黄金火骑兵,南荒有王纥将军的玄冥重甲军,他们不是招募军,而是帝国百战精锐,足以以一当十,难道还不够?”

  秦军分两种,一种专门的主力军团,长期训练,并不解散的,如王翦抽调、组建的百战穿甲兵、白起亲自训练的玄冥重甲军。

  还有一种临时招募秦人组成的,然后由军团抽调军官率领。

  战时招募,非战解散回家。

  王翦淡定道:“不够!”

  “荒缪!”李信激烈驳斥道。“招募这么多兵力,你知道要耗费多少灵米仙药吗?”

  大家默不作声,都习惯了李信和王翦相互抬杠的日常。

  文官集团自然不希望招募太多的士兵,这会成倍加大物资消耗,募兵的费用可不轻,不然老秦人怎么可能踊跃参军。

  武官倒是高兴,但不敢得罪李信。

  本应该是军方巨头的太尉都不出面安抚,他们这些人自然不会乱插手。

  秦制,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简单来说,你是管户部,就别管军队!

  管了,有功都是过错!

  因为很简单,大家都乱插手别人的职责,会引发更大的混乱!

  除非是帝君下令!

  “一百万而已,寡人给得起,大秦给得起!”嬴政淡淡道:“可还有建言?”

  李信郁闷退下。

  御史郦食其出列道:“陛下,为免民众作乱,臣自请领三千吏师随行,以安抚晋地生灵。”

  郦食其是儒家传人,走的却是纵横家、名家的路子,喜好游说、辩论,所以又被儒家一些坚持仁道的儒生怒骂成“狂生”。

  “可!”

  大军未动,粮草先行。

  朝堂开始调集灵米仙药,集市里的售价立刻上涨,对此很有经验的老秦人们都知道,这是要打仗了!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奇书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洪荒:开局昆仑山,化身亿亿万,洪荒:开局昆仑山,化身亿亿万最新章节,洪荒:开局昆仑山,化身亿亿万 奇书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奇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