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知白又将目光转向学生们,问道:

  “假设栖霞拥有大量的拖拉机,会带来哪些后续变化?”

  这个问题不算难,许多学生纷纷踊跃回答。

  与拖拉机直接相关的,自然是土地、农民与牲口。

  耕地效率将大幅提高,粮食得以早早播种。

  农民也能从繁重的劳作中解脱出来,拥有更多闲暇。

  有时耕地需持续半月有余,有了机器,这段时间他们便可空闲下来,甚至能前往镇上打零工,补贴家用。

  至于耕牛,其主要用途便是拉车与耕田。

  往昔,无力用牛的穷人只能自行缓慢挖地,或是用人拉犁。

  若拖拉机普及,耕牛价格想必会有所下跌。

  无力购置机器的穷人,倒是有希望用上耕牛了。

  陈佑高声说道:“但外地还没有拖拉机,牛还是很贵,我们可养牛销往外地~”

  陆知白微笑着肯定:“大家所言极是。

  那么,倘若整个大明都普及此类机器,又会产生怎样的结果?

  农民闲暇后可去打零工,可真有足够的岗位容纳他们吗?”

  众人听闻,渐渐陷入沉默,兴奋之色逐渐褪去。

  陆知白的这一问,将他们拉回了现实。

  现实是,大明诸多地方依旧贫困,农民生活依旧困苦,即便想外出做工,机会也寥寥无几。

  陆知白望着他们,轻叹一声:

  “有时,科学研究并非是最难的。

  真正困难的,是如何将科技推广后所产生的负面影响,降至最低……”

  就如改良后的纺纱机与织布机,效率固然大幅提升,却也引发了新的社会问题。

  小农社会男耕女织的传统模式,或将因此瓦解。

  以往,许多农妇在家纺布,以此换钱补贴家用。

  毕竟农作物一年收成有限,且受天气影响。

  土布虽质量欠佳、价格低廉,但却是农民重要的经济来源。

  若织布机广泛推广,大量生产出物美价廉的商业布,土布便无人问津。

  普通农民家庭恐连买盐的钱都难以凑齐。

  这便如同后世常提及的产业结构升级。

  产业技术含量提高,所需的低端劳动力便会减少,导致一些人失业……

  总之,工业技术与政策的出现,对经济与社会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不可能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往往一个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会接踵而至……

  发展,就是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

  但在这个过程里,有人吃到了红利,有的人成为了代价。

  所以。

  现在想要增加大明的许多传统行业的科技含量,配套的应对措施上,要把一部分农民先改造成技术人员。

  手段就是职业技术培训。

  陆知白笑着朝地主和富商招了招手。

  这群人正愁眉苦脸的窃窃私语着。

  明知道这拖拉机是一个金疙瘩,又不卖给他们。

  与他们毫无关系,这着实让他们心中发痒,很是难受。

  而且,就算他们想供应原材料都不行,因为陆知白自己有矿,有的是钢铁和煤炭。

  至于做机器的维修、养护,他们也不会啊……

  有几个机灵的地主与富商,赶紧蹲在了陆知白旁边,问道:“不知侯爷有什么吩咐?”

  陆知白笑道:

  “大家不要沮丧,午后咱们去喝茶,谈些事情。”

  到了午后。

  陆知白与这些人商谈。

  虽说拖拉机的生意他们无法插手,但是,他们可以赚人的钱啊~

  也就是技术培训。

  古代的“牙行”,就是中介,协助买卖双方成交。

  其中一项重要业务,是人口相关的交易。

  想要奴仆、管家、长随,甚至是妾,都可以让人牙子联系。

  这些地主和富商,闻言也是大喜。

  虽说他们大多都没有接触过牙行的买卖,却知道,跟着陆知白混,准没错。

  专门介绍人学技术,这可不多见~

  陆知白敲了敲桌子,说:

  “咱们要做这事儿,就做到最好,链条完整,正正规规,让人挑不出一点毛病来!

  栖霞本来是有职业学校的,也有女校,但容量终究是有限,根本供应不了以后周边的需要……”

  几名富商连忙陪笑道:

  “侯爷说的对,侯爷这是给咱们面子,咱当然会好好的办事,绝不给侯爷惹丁点麻烦……”

  陆知白便说:

  “那具体事宜,你们自己商量吧。资质齐全了,就去衙门审批。”

  以后,这些人就进军职教行业了。

  负责跟各个作坊对接,并找学生进行职业培训。

  要跟作坊保证招到工,跟学生保证能有活干。

  ……

  晚上,陆知白回到在栖霞的别院。

  看到朱长乐在欣赏桌上的一幅画。

  眼前这幅画,描绘的正是陆知白天在田野里开着拖拉机驰骋的场景。

  画中的他,衣带随风飘动,尽显意气风发之态。

  只不过,那古香古色的绘画技法,搭配上略显科幻的拖拉机装备,总归透着一丝违和感……

  简直像是AI生成才有的脑洞大开。

  陆知白见状,不禁笑出声来。

  他仔细端详画作,觉得画风似乎有些变化,便问道:

  “邓姑姑的画风,好像与往常不同了?”

  朱长乐笑意盈盈地说道:

  “因为……这是我画的。”

  陆知白顿时瞪大双眼,满脸震惊:

  “你画的?你还会画画?”

  朱长乐掩嘴轻笑,黑眸明亮:

  “原本是不太会的,后来见你似乎对这类事挺重视,便偷偷学了……

  就想给你一个惊喜。怎么样?”

  陆知白笑着夸赞:

  “是我在倭国的时候吧?挺好的。娘子实在是多才多艺。

  以你的记忆天赋,搭配上绘画才能,倒也相得益彰。

  只是,别太费神,免得伤了脑筋。”

  皇宫里。

  当天下午,朱元璋也收到了相关消息。

  还看到了锦衣卫勾勒出来的现场图,图名同样为《驸马春耕图》。

  朱元璋凝视着这幅图,脑海中想象着当时的场景,越想越觉得有趣,忍不住大笑,简直停不下来。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奇书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娶妻一个月,才知岳父朱元璋,娶妻一个月,才知岳父朱元璋最新章节,娶妻一个月,才知岳父朱元璋 奇书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奇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