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叶成是谁?

  叶成的文章最终发布在了蓝田大学学报上。

  经过之前的四篇文章(《修仙学大厦上空的两朵乌云》、《元素周期律……》、《物质的量:阿伏伽德罗常数》、《元电荷……》)

  叶成的名字已经基本上传遍了整个学术界,连带着蓝田学报的每期订阅量也在激增。

  经过这几个月的传播,基本上整个西洲都知道了这个事情。

  就连低纬度的万灵帝国,也基本上了解了叶成的发现,也在紧锣密鼓地研究着相关内容,想要抢占科学的高地。

  整个学界的主题氛围并不像各个国家的政坛一样敌对,反而很多四阶的各种师之间都非常熟悉,并且互相的研究进展也基本上属于共享的。

  但是国家之间的竞争也导致了虽然交流频繁,但是在交流之中也有很多的冲突。

  比如在几个领域前沿这方面的竞争也非常激烈,最近涉及到的就是新元素的命名权。

  按学术界的共识,先发现的有命名权,所以基本上都在争夺新元素的命名权,特别是知道了7大主族元素之外还有其他副族的元素,比如铁、银、金之列的,学术界的中心,特别是很多三四阶的炼药师,基本全部都把精力放在了化学方面。

  其实也和如今普遍的炼药学局面有关。

  如今的炼药学就和生物学一样,很多机理是根本不明白的,纯粹是一个黑箱。

  只能通过放进去东西,看出来什么东西来猜测这个黑箱里面的机制。

  这个实际上也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思路,但是炼药的问题在于,涉及到灵力和灵气,在灵力和灵气的机制没有被完全开发出来之前,是没有办法来解释这些灵药之前反应的机理。

  现在的各种丹药也基本上是前人不断神农尝百草试出来的。

  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进行微调,基本上是基于修仙界存在的灵植来进行研究。

  比较通俗地说就是,现在的炼药学,基本上只分3到4步。

  第一步就是对灵药的处理,这个过程并不会对灵药中起主要作用的物质进行改变,基本上都是提纯和稀释,掌控其中的量。

  而第二步基本上就是各个灵药的提取物之间在各种情况下的反应,基本上是遵循煎中药的那个思路,或者说做饭那个思路,是吃出来,试出来的。

  第三步基本上就是将最终的产物搓成药丸,并且进行保存。有些时候还涉及到通过特殊方式来保存丹药的药力。

  整个过程看过去,没有一个真正深层次的内容。

  像是化学的工艺流程,复杂的甚至要到几十步上百步,而在这过程之中,很多化学物质本质上都发生了很多变化。

  这也是丹药学的理论随时变化的原因,培育出来的新药很可能会很大程度上改变现在的框架。

  而化学则是,虽然发现了新的元素,新的产物,比如说石墨烯,但是并不会完全改变整个化学的框架。

  比如元素周期表,比如相对原子质量,比如阿伏伽德罗常数,比如泡利原理,电子云理论。

  新的东西可以用这套共同的底层逻辑去解释,而丹药没办法,所以当元素周期表出现之后,很多炼药大师。

  三阶四阶炼药师都在尝试能否在化学上有所突破,从而构建起整个丹药学的基础理论,乃至于构建起丹药学的大厦。

  只是叶成并不知道此事,要是他知道了肯定会提一嘴,这方面的研究目前很难见成效。

  在易于发现的元素被发现之后,后面又会回到之前的情况。

  而想要真正地研究丹药学的框架,则先要开发相应的很多仪器。

  比如:

  1、电子显微镜:用于观察和分析纳米级别的物质结构。

  2、电子探针:用于材料分析,可以分析元素的种类和含量。

  3、质谱仪:用于测量离子的质荷比,常用于元素分析。

  4、x光荧光光谱仪:用于元素分析,通过x射线激发样品发出荧光,分析元素种类。

  5、x射线衍射仪:用于物质结构分析,确定晶体结构。

  6、红光分光光度计:用于测量物质对红光的吸收,常用于颜色分析。

  7、核磁共振波谱仪:用于分子结构分析,通过核磁共振信号确定分子结构。

  8、超速离心机(每分钟4万转以上):用于分离大分子和颗粒。

  9、图像分析仪:用于图像处理和分析,常用于显微镜图像。

  等等。

  这些东西构成了化学研究的基础,没有这些东西,很多研究都是痴人说梦。

  想要理解和发现一种性质,首先就需要观测。

  就像牛顿发现万有引力,首先就需要观测苹果落地。

  只是修仙界的大家似乎还没有完全意识到这一点,虽然在宏观上,各种工业设备和初级化学用具基本上已经有了,但是对于微米级别以下的观测还非常困难。

  这里存在一个误区,比如修士的感知能力更强,如果套上200倍的光学显微镜,是否就能够观测到更加微小的东西?

  答案自然是否,从细胞层面上讲,人肉眼感知光线的能力是有极限的。

  也就是说,肉眼是有极限分辨率的,而不是无限增长。

  并且修士虽然经过修行能够进行“内识”,乃至于操纵灵力,但是实质上并不意味着修士能够操纵身体中的每一个细胞。

  或者说,理论上可以通过灵力来间接操纵,但是实际上并不是直接操纵,这有很大的区别。

  人能够操控的始终只是细胞组成的集合,肌肉,而不是一个个细胞。

  严谨点说,这个修仙界,化神及以下的修仙者都并不能直接操控自己身体中的单个细胞。

  高境界修士能够通过灵力来操纵单个细胞,但是对于更加微观的研究始终是无力的。

  仍然需要借助观测设备才能进行观测,总结规律,最终构建起整个丹药学的大厦。

  直到现在,都没有一个修仙者能够说出归觉素的化学结构,乃至它的化学式,只是大体上知道这是一个大分子,而不是水那样的小分子。

  ……

  联合王国,帝国大学

  “卧槽!叶成发文了。”

  突然有人发现了最新一期的蓝田学报上有一个熟悉的名字。

  随即众人便争相传阅着新一期的蓝田选报。

  但是这次的选题令帝国大学的修士学者们很失望,并不是和丹药学、化学相关的文章,反而是有关修仙学。

  这个时候众人才都知道,叶成原来是一个炼气修士,最近才开始尝试突破筑基。

  能够订阅蓝田学报的都是聪明人,自然很快想到了这一点。

  “嘶,恐怖如斯啊,我之前还以为这个叶成至少是一个金丹修士,如果不是金丹修士的话,也至少是一个三阶的设计师,结果没想到他只是炼气期就能发现这些东西。”

  “等等,你刚才的话是不是互相矛盾了,你怎么知道叶成不是三阶的设计师?”

  “额。”

  众人七嘴八舌,但是关注点都来到了叶成身上,甚至直开盘,猜起了叶成的真实年龄。

  而涉及到这篇文章的内容却是少有人关注,三品灵根及以上就已经劝退了大部分人。

  虽然说三灵海的想法很是厉害,但是大多数人使用灵海突破筑基都是一个问题,根本谈不上三灵海的问题。

  要知道三品以上灵根的几率并不乐观,之前提到过,三品灵根是10万分之六的概率,而且是有灵根的修士中的概率。

  若是算上凡人,则是10亿分之6。

  这个概率的级别大概就相当于你投胎成撕葱,属于真正的可遇不可求。

  整个西国的人口上千亿,真正能够有三品灵根的不过几百人。

  而三品以上灵根,概率还要小很多,估计整个西国也就少数几个人。

  这种级别的概率就基本上属于是百年甚至千年一遇了。

  就比如投硬币理论上两次就能出现一次花面,但是出现十几次都投不出花面的情况可太正常了。

  就比如十亿级别的概率,百亿次才出一两个可再正常不过了。

  但是一部分数学家却注意到了另一个华点。

  计算机。

  计算机虽然已经出现了几年了,但是天河2号pro才经过两三次迭代,基本上刚刚出来西国就内部消耗完了,很多其他国家的人还不知道计算机这个概念。

  也很正常,天河一号二号加上专业版的总出货量不过也才几万,算上科学计算器要稍微多一些,但也不过几十万。

  整个西国有算力需求的人可太多了,根本用不完,内部就能够消耗完了。

  所以其他国家的人只是知道西国人好像研究出了一个叫做计算机的东西能够辅助计算,但是事实上却对于计算机到底是什么没有概念。

  只有少数非常有钱的,比如自由国的首都大学,高价转购了几台进行研究,其他经费不足的根本没有抢到。

  甚至西国都有好多大学还没有计算机可以用呢。

  但是叶成展示出来的迭代算法却是给了很多数学家启发,特别是有关于拓扑方面的阐述,更是给了众人一种精妙的感觉。

  首都大学的数学家此时也开始问了,这个叶成是谁?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奇书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修仙学大厦上空的两朵乌云,修仙学大厦上空的两朵乌云最新章节,修仙学大厦上空的两朵乌云 奇书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奇书网